為鞏固提升我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教育部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17〕6號)、《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申請認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有關工作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17〕42號)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工作規程〉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19〕3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訂本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從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鞏固和發展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果,進一步縮小義務教育城鄉、校際差距,整體提高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水平和教育質量等角度出發,從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四個方面推動全區義務教育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義務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情況
朔城區轄8鄉2鎮4個街道227個行政村,人口56.5萬。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小學44所(含教學點2所),學生49704人,教師2973人;初中22所,學生23385人,教師1946人。
三、主要目標
力爭到2027年,各項指標基本達到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的評估標準;到2029年,優質均衡發展差異系數低于省定標準,迎接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國家督導評估。
四、主要任務
(一)切實提高政府保障程度
1.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各項政策,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依法足額安排義務教育經費,確保實現“三個增長”,切實保障政府對教育的各項投入。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費政策,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逐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標準。
2.大力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通過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優化學校布局調整、加快學校信息能力建設等,確保到2029年,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及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均達到優質均衡標準,且無明顯差異。
3.切實保障教師待遇。嚴格落實教師崗位等級工資,保證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當年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農村學校教師補貼制度,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的教師實行待遇傾斜照顧。
4.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財務公開制度,加強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確保學校經費足額到位,使用規范、安全。
(二)優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
1.按照我區經濟發展形勢、常住人口規模、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和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依據中小學建設標準,動態分析教育設施用地的供需狀況,預留足夠的義務教育學校用地。
2.嚴格新建小區的規劃驗收,教育配套設施與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驗收。對違反城鄉規劃的建設行為進行嚴肅查處,確保義務教育設施用地和建設得到有效落實,保證足夠的學位供給,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要。
(三)加強義務教育學校師資力量均衡配備
1.認真落實省市《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配齊配足學科教師。確保到2029年,教師學歷、骨干教師數、專任教師數均達到規定優質均衡標準。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施“家長評老師”師德師風評價辦法。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評價第一標準,完善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工作機制,將考核結果應用到教師職稱評聘、績效考核、評優獎勵等方面,把師德建設作為評估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實施師德評價一票否決制,增強校長和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
3.建立健全教師和校長合理流動機制。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定期輪崗、支教、交流制度,確保義務教育學校校長與教師在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合理流動。
4.深化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學校城鄉一體化發展結對聯盟建設,打破教師所屬限制,實行動態管理,盤活師資存量,提高使用效益。
(四)促進義務教育教師專業發展
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制定中長期教師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列出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教師全員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推行教師強制培訓制度,量化教師培訓要求。
(五)保證學生接受義務教育平等權利
1.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合理劃定學校招生范圍,及時向社會公布招生相關信息,有效解決擇校問題。
2.切實做好留守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工作,堅持以公辦中小學為主的原則,建立健全保障服務體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地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建立政府統籌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服務體系,努力解決留守兒童思想、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
3.建立多種形式的家庭困難學生就學資助制度,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4.針對殘疾少年兒童的實際情況,對能夠適應普通學校就讀要求的,安排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能夠達到特殊教育學校入讀條件的,安排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到校就讀困難的,成立由教育部門牽頭,醫學、康復、心理和特殊教育專家等人員組成的殘疾少年兒童入學鑒定委員會,對轄區內未入學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實施“一人一案”,送教上門,讓每一名殘疾少年兒童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
(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加強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建立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深化課程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建立注重培養過程、促進學校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營造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3.提高義務教育辦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和體育工作,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堅持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競爭、合作、助人的人文素質,鼓勵學生表現自我、彰顯個性、提高交流溝通能力。
4.繼續加強特色學校建設,深入實施“一校一品”工程,學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進一步提高校園文化建設。
5.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往深里走、往實處去,切實減輕中小學生校內校外負擔。
五、實施步驟
整個創建工作從2022年開始,到2029年實現達標,具體分為四個階段。
1.啟動準備階段(2022年6月-2023年2月)。制定并啟動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劃。
2.實施創建階段(2023年3月-2027年12月)。逐項對標落實《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就瓿?/font>“資源配置”中7項指標;完成“政府保障程度”中的15項指標;完成“教育質量”中9項指標;社會認可度達到85%以上;堅決杜絕“一票否決項”。
3.整改提升階段(2028年1月—2028年12月)。組織人員專項督導,對本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狀況進行全覆蓋督查,補缺補漏、攻堅克難。
4.達標驗收階段(2029年1月—2029年12月)。按時申報并爭取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評估驗收。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為全面統籌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工作職責及創建任務,及時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協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特成立朔州市朔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專班。
組 長:成國棟 區 長
副組長:陳萬平 副區長
成 員:王寶紅 區委組織部副部長
賈文葉 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徐增祥 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張權喜 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張義新 區教育局局長
馬 敏 區民政局局長
王生旺 區司法局局長
周慶山 區財政局局長
陳希云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劉 豐 區自然資源局局長
劉曉東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鞏 權 區衛生健康和體育局黨組書記
馬 克 區審計局局長
盧建宙 區監督管理局局長
蘇 昭 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局長
曹文生 市公安市場局朔城分局副局長
劉國華 市消防救援支隊朔城大隊大隊長
工作專班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地點設在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由政府辦主任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區教育局局長兼任。各鄉鎮(街道)、相關單位要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二)強化溝通配合。加強統籌協調,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教育部門負責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具體規劃、組織實施、檢查指導和日常管理工作,要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開展相關教育實驗和專題培訓,研究解決重點問題,并組織專家進行評價和指導。發展改革部門要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給予優先保障和重點支持。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管理制度,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編制、人社部門要為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和完善教師補充機制提供政策支持,及時核定教職員工編制和崗位職數,在教師補充、職稱評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對農村學校、教學點給予傾斜。住建及自然資源部門要把中小學建設納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優先保障教育項目建設用地。公安、文化、市場、衛健體、城管等部門要共同做好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疾病預防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園。其他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全力支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強化經費保障。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建立義務教育經費穩定增長機制。嚴格按照教育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年初預算以及預算執行中要體現法定增長要求,保證義務教育財政撥款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并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切實落實政府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責任。區政府設立專項資金使用監督小組,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過程的資金使用進行監督、管理。
(四)強化輿論保障。宣傳部門要加大對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重要意義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廣泛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各種宣傳媒介,向全社會宣傳《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工作政策、以及區委區政府在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引導社會奉獻愛心支持義務教育事業發展,使全社會形成合力,從人力、財力、物力等各方面保證我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任務順利完成,為全區義務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創設良好環境。
(五)強化督導評估。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列入政府教育督導專項督查重點,作為政府教育發展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內容。教育督導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監測制度,定期對義務教育學校間的差距進行逐校監測和分析,掌握發展動態,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行督導評估,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特殊教育、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學、“留守兒童”教育等方面的督導評估,促進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立健全督導結果通報、表彰獎勵、問題處理反饋與限期整改制度。
朔州市朔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圖解《朔州市朔城區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工作規劃(2022—2029年)》